▊ 先是好夫妻,才是好爸爸妈妈。
由于孩子上学,两夫妻居然决定分居12年?
我见过如此一家三口。原本他们都生活在北京,但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,由于没北京户口,考虑到孩子以后高考考试的问题,母亲和孩子搬到了天津上学,父亲一个人留在北京打拼。
我问这位母亲:如此的两地分居要什么时间才能结束?
她无奈地说:恐怕要等到孩子高考考试完吧!
从小学到高考考试完,为了孩子,两夫妻决定分居12年,想想都感觉恐怖!
和这位母亲一样,为了孩子而牺牲彼此的爸爸妈妈还有不少。每一位爸爸妈妈都深爱着我们的孩子,然而有时,如此的爱却在无声无息中超越了夫妻情感。
一次,在和朋友闲聊中得知,她已经和老公分房睡7年了。
我感觉不可思议:你们才结婚8年呀,如何会分居7年?
朋友无奈地告诉我,开始是由于照看孩子便捷,又怕影响老公休息。后来时间长了,就回不去了。
前两年还想着重新睡在一块,但回到一张床上的两个人一直各种挑问题。你嫌我打呼噜,我嫌你抢被子,孩子更是哭喊着要母亲,索性两人就一直分房睡了。
朋友说,自从孩子出生,两个人就再也没回到两个人的世界了。
错在孩子吗?当然不!
是两个夫妻无意间把家里爱的顺序弄混了。
李爱玲说:多少中国式婚姻,是一张床上睡了六个人。
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,家里爱的排序总是是:有孩子前,爸爸妈妈>配偶,有孩子后,孩子>爸爸妈妈>配偶。
而如此的顺序却是各种矛盾的由来。
只有先爱老公,再爱爸爸妈妈;先爱老公,再爱孩子,家庭才会更稳定,更幸福。
看过如此一个心理实验:
几个母亲得到三个空杯子,杯子分别代表自己、老公和孩子,她们需要将满满一杯水分别倒进三个空杯子里。
结果,母亲们的选择出奇地一致:自己和老公杯子里的水少得可怜,而孩子杯子中的水却占了三分之二。
而后,换父亲来分水,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。
那一杯满满的水,代表了爸爸妈妈内心的爱,而分水的过程,则代表爱的排序。
心理学家说:在国内不少家庭里,亲子关系是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。换句话说,家庭关系的运转是以孩子为中心的。
不禁想到另一个调查,有机构找来100名已婚男女,问他们同样的问题:爸爸妈妈、配偶和孩子,哪个在你心中非常重要?
结果显示,70%的人选择了“孩子”,20%的人选择了“爸爸妈妈”,只有不到10%的人选择了“配偶”。
日常多数夫妻都是如此,当专用于他们的爱称,从老婆、老公变成孩他妈、孩他爸时,一并调整的,还有内心的态度和爱的排序。
孩子生病了,老公回家对孩子嘘寒问暖,却把照顾孩子累了一天的老婆晾在一边,甚至还会责备她连个孩子都看不好。
孩子生日,母亲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筹备,而到了老公生日,随意应对一顿,甚至忙得忘记了。
爱的排序变了,两颗心的距离就会愈加远。
在《家为什么会伤人》一书中,武志红说:
假如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,拥有第一发言权,那样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。
相反,假如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,就会产生两个问题:一是糟糕的婆媳关系,二是紧急的恋子情结。
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也说过:但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,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。
演员朱雨辰年近40依旧形单影只,恐惧亲密关系,其中一个要紧是什么原因就是,他有一个任何事以他为先、用生命来爱他的妈妈:
她在凌晨四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汤,一熬就是十年;
她背着全部家当跟着儿子跑剧组,给他洗衣做饭;
她干预儿子的每一段感情,令儿子的恋爱无疾而终。
母亲的眼中只有儿子,没自己,更没老公。然而,如此的爱,令儿子感到重压太大,也令女儿不敢结婚,由于她没办法做到像妈妈一样对待我们的孩子。
过去,大家以为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好好爱惜,孩子就会幸福成长。却不知,若夫妻眼里只看到孩子,看不见婚姻中的配偶和自己,孩子没见过爸爸妈妈恩爱的模样,他也会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将来的婚姻中。
曾奇峰说:夫妻关系,才是稳定家庭的定海神针。
若夫妻能把他们放在第一位,总是具备意料之外的好处。
知乎上有人提问:那些爸爸妈妈常常秀恩爱的孩子,最后如何了?
点赞最高的回答说:我表面上委屈,心中却非常甜蜜。
尽管携带吐槽口吻,然而孩子满心满眼的骄傲与满足,隔着屏幕都快要溢出来。
我和老公平常外出时会习惯性地牵手。
一次在外出前和老公拌了几句嘴,我快步走在前边,把老公和儿子丢在了后面。
没走几步,就听见儿子在后面大声叫我。儿子赶上来,忽然拉起我的手放在父亲手里:你们继续恋爱吧!
我和父亲一秒破功,第三牵起手来。原来我和老公平常的小动作,儿子居然都记在心里。
孩子乐于看到爸爸妈妈恩爱,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。假如爸爸妈妈恩爱,孩子就会安心地做一个开心的孩子。
记得美国婴幼儿教育专家Mike Berry也曾推荐过他的幸福秘诀。
每晚九点前都会提醒孩子离开客厅回房间:我和你们的母亲已经一整天没见过面了,大家需要一点相处的时间。
给孩子最好的家教,莫过于让他看到爸爸妈妈恩爱。
在爱中成长的孩子,一直能闪耀独特的光芒,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。
我曾上过一堂印象深刻的课:哪个是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。
教授请一位女性在黑板上写出心目中要紧的人的名字,女性写下爸爸妈妈、配偶、孩子、朋友等。
下面,教授需要女性依次把名字划去,直到最后只能保留一个名字,而那个名字,就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。
女性颤抖着双手,依次作出选择,到最后面临配偶和孩子二选一时,实在左右为难,不禁嚎啕大哭起来。
这个时候,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,他把孩子的选项去掉,最后保留的是配偶。
他说:爸爸妈妈终将离场,孩子也要一个人飞翔。那个伴随大家品尝苦辣甜酸,见证大家辉煌落魄,牵手走完生活旅程的,无他,唯配偶而已。
由于这堂课的影响,我进入婚姻后,一直记得叮嘱自己:不要忘经营感情,时刻把老公放在心上。
忙了一天,回家第一件事,先抱抱心爱的他。然后,大家一块亲亲可爱的孩子。
在孩子面前,从不吝啬对他的崇拜与赏析,真心感激他对家庭的付出。反过来,他对我也是一样。
在特殊的日子里,给他们筹备一份礼物,交给他们的同时,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:我爱你。
在天朗气清的时候,两个人外出散散步、谈谈心,将两颗疲累的心妥帖安放。
这类琐碎的平时,既是平凡日常的惊喜所在,更是埋藏在时光长河中的暖意来源。
先是好夫妻,才会是好爸爸妈妈。
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第一,会大大降低家庭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。
稳定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,假如你爱孩子,那样请先用心爱你的伴侣。
爱不会越用越少,反而愈加多,只有夫妻相爱,孩子才会得到更好的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