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从去年12月份开始找工作,一直到今年4月份拿到offer,在整个求职过程中,我的心情就像股市曲线图,起伏不定。我想告诉大伙:求职难,难在心态和办法上;求职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历程了努力和付出,就会取得成功。
[b]大学生求职[/b]从大一就开始了
复合常识比性别更要紧
我学工科专业,为了训练我们的能力,我从大一暑假起就自己找地方实习、做家教等,在报社实习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喜欢传媒工作,就好好学习采访与写作,不只假期去帮忙,平时也与编辑联系,交流新闻线索并写作,三年来发了几十篇新闻稿。我的实践经验和“作品”,让我获得了不少的面试机会,最后我选择并拿到了一家市级三甲医院宣传科的offer。其实,我的求职从大一就开始了。
我是跨专业求职,我的工科专业学习成绩非常不错,系里还建议推荐我上研究生。考虑到自己更喜欢文科,而且我们的计算机常识在医院的互联网化管理中也能发挥用途,我就就业了。其实每一个单位都愈加重视求职者的职业技能。
从大一就开始了 [b]大学生求职[/b]是一场持久战
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小王说:“我一直以来就非常关注金融方面的信息,自学了不少金融常识,并考取了会计师从业资格证,最后拿到北京一所银行的offer。”看来大家的复合常识比大家的性别更要紧。面试:“你会爬梯子吗?”探寻发挥女人优势的地方
大家班上大多数女同学在求职时,都不选择与硬件设计、软件编程、设施修理等有关工作,由于这类职位明显工作强度大,不少公司更想要男孩。我曾去面试一家事业单位的设施维护工程师,最后领导面试时非常坦白地问我:“你感觉女生合适干这份工作吗?你会爬梯子吗?”我落选了。
经过这次失败,我在求职时就突源于己与这份工作的匹配度,强调女人的独特优势。在面试中国网通系统集成企业的市场销售时,面试的主管问我:“你觉得自己做销售工作的优势在哪儿?”我就说:“作为女人,我更具备亲和力和信赖感,更容易与顾客打造关系。”结果我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的offer。
从大一就开始了 [b]大学生求职[/b]是一场持久战
其实,有时女孩还是比较有优势的,我在面试法律系统的一个单位时,最后的6名候选人都是女孩。该单位领导说,一共有200多个应征者,从笔试和面试刷选过程中,女生的综合成绩较高,性格上也比较细心和稳重。
做助理本科生是最好人选月薪高低与工作强度成正比
虽然目前本科学历已无大优势,但还有不少企业还是倾向于招本科生。我去面试北京宝洁技术公司招聘研究员助理时,该公司就限定只招本科生,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:“大家招聘的是助理职位,让研究生做助理好像有的大材小用,而本科生正是大家的最好人选。”所以,学历的高低不是重点,更要紧的还看我们的学历水平适不适合工作需要。譬如:一般技术性的工作对学历不太重视,而看中操作能力;研究性的工作和学术性的工作,一般都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;管理类的工作,是学历与实践都重视。
从大一就开始了 [b]大学生求职[/b]是一场持久战
“如何也要月薪3000元以上才算合理啊!”清华大学新闻系的小温说:“我的同学去某部委,年薪5万多呢,我感觉本科生出去应该是这个价格吧。”事实是北京有媒体报道: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2000元。薪资的高低是与工作的强度成正比的,单看薪资来给自己标价不够全方位,你的高额薪资是要用我们的时间和身体去换取的。我的朋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小朱,最后选择去了一所民办大专职业学校,月薪3000元。小朱说,假如去某大型网站工作,薪资比这儿高,但工作强度太大,对健康不利。
户口成了“虎口”
创业可能“创伤”
不少外地生源在求职中第一个考虑到的就是户口,甚至还有学生在网上收购户口,并戏称户口是“虎口”,为此要先就业,再择业。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小李学习成绩好,在媒体实习成就也非常不错,已经收到了一些媒体的offer,但因为不给解决北京户口,小李就一直没签约。像小李如此为了户口还“漂着”的应届生大有人在。相比来看,北京籍的大学生幸福多了。
在高校的平台上有如此一则帖子:我发现自己不合适就业,我想创业,寻求合伙人。这个帖子发出来之后,有不少人都表示也非常想创业。然而如何创业,大部分人都没具体的想法。北京工业大学的小王的创业就是炒股,结果目前他连吃饭的钱都没,又决定先找份工作,解决我们的温饱。
找工作不是一时就可解决的事情,需不断调整我们的心态,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。盲目创业加盟可能受创伤,让自己损失更大。北京联合大学的小李向家借了5000元钱,和同学做起了小吃摊,但他们没想到,开一个小吃摊要那样辛苦:拿货、加工、卖给客户,一个月下来不只没赚钱,还赔了2000多元。创业也和求职一样,需要有个了解的认知后再做出选择。(首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宫小飞)